-----记消化内科高分辨率食管测压
2017.5.9.9:00,消化内科胃肠动力室内正在有条不紊地忙碌着,王树俊副主任医师目不转睛地盯着电脑屏幕,护士张洋洋在温柔细致地给患者讲解注意事项、插管、喂水、喂食面包……
这是一名年轻患者,因“胸骨后吞咽不畅感”辗转就诊于各大医院,做了很多检查:喉镜、多次胃镜、上消化道钡餐造影均未发现明显问题,按“胃食管反流病”治疗效果欠佳,患者为此非常苦恼和焦虑。
2017.5.6患者慕名来到我院消化内科,方立峰主任仔细查阅了病人的病历资料后,叫来了刚从武汉协和医院胃肠动力监测中心学习归来的王树俊副主任医师,共同商讨下一步诊治措施。“患者做了很多检查,食管粘膜完整,并没有糜烂、溃疡或肿瘤,那么会不会存在食管运动功能障碍呢?”方主任和王医生不约而同地提出了这个问题。于是当机立断,决定给患者做高分辨率食管测压,所以就有了文章开头的一幕。
检查还在继续着,患者配合很好,王树俊医生熟练地做着标记,观察着每一口吞咽波形,不同的是该患者几乎每个吞咽波都很强,吞咽时似乎有些费力。检查结束后,王医生当即打开分析软件,对每一口吞咽进行全面细致的分析,发现这位患者是一种典型的食管高动力性疾病——高压收缩食管(Jackhammer 食管),这才是患者反复胸骨后不适的罪魁祸首,原因找到了,剩下的就是对症下药了,患者症状很快缓解了,出院前,患者高兴地对我们说“食管测压真神奇啊,吃吃喝喝就把病查清楚了!”
消化道测压是一项成熟的技术,经过数十年的发展,由之前的8通道传统测压演变为如今的21-36通道高分辨率测压,采用“时空图”的模式,从而能简洁、直观、高效的检测消化道动力状态。
高分辨率食管测压技术适应证:1.疑有食管动力障碍性疾病 (1)贲门失迟缓症、弥漫性食管痉挛。(2)非特异性食管动力障碍。(3)系统性疾病伴食管症状:如硬皮病、糖尿病、慢性特发性假性小肠梗阻等。2.不明原因的吞咽困难、非心源性胸痛 3.动力障碍性疾病治疗(药物和手术)的疗效评估 4.PH或者PH-阻抗监测前食管下括约肌定位 5.抗反流手术前排除食管动力障碍性疾病。
消化道测压主要包括食管测压和直肠测压,我院自2017年2月正式开展消化道测压技术以来,积累了一些经验,为很多食管动力障碍性疾病患者查明了病因,得到业内同行和广大患者的一致认可。
作者:王树俊